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我校3人入选国家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我校3人入选国家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人员名单,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许太林博士、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蒋虽合博士和钢铁共性协同创新中心杨涛博士3人成功入选。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是国家于2016年新设立的一项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对“博新计划”实施情况、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工作,并将实施成效纳入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指标。

  许太林,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颗粒的驱动与控制,界面分析传感。在Adv. Mater.、J. Am. Chem. Soc.、ACS Nano、Nano Lett.、Adv. Func. Mater.等材料、化学和纳米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相继被Materials Views、Nanowerk,、Phys.org、JSTO in the news、Electronic Products等国内外杂志媒体以亮点的形式报道20余次。论文的总被引用频次650余次(Google Scholar,2018.5.20),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国际会议并做邀请报告。分别为2016年4月17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微尺度自驱动体系研讨会》、2017年1月7日在重庆举办的《生命科学沙龙会议》、2017年8月25日将要在武汉举办的《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Nanomachines (ICMNM)》、2017年12月20日在哈尔滨举办的《微纳米马达前言论坛》、2018年4月20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微尺度自驱动体系研讨会》、以及2018年5月19日在西安举办的《中国微纳米协会-微纳执行器与微系统分会理事会》。曾获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2013和2016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2017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  

  蒋虽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中的纳米不均匀性与力学性能的优化。蒋虽合博士自硕士以来一直从事金属材料的研发工作,曾参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863)计划(2012AA03A505)子项目,研究Fe-6.5Si高硅钢织构及有序-无序转变行为,建立了结构转变和软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发表多篇论文。在超高强度钢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基于低错配低能界面设计强有序析出增强超高强度钢的创新思想,开发出新一代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并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合金设计思想也可应用于其他金属材料的高性能研究。基于Fe-Ni-Al基新型合金的研究,提出在高缺陷浓度基体上实现高密纳米析出的控制机理,并为解决同类型合金所面临的易脆性及低塑韧性的共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杨涛,主要研究方向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光电性能调控及器件化应用。杨涛博士于2012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硕博连读学习,师从周国治院士。主要从事于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能调控及器件组装研究,其中尤以可在高温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的一维SiC材料基光电探测器的组装与性能调控为研究重点。通过对该课题进行长期而持续的潜心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ACS Nano(IF:13.942)、Nanoscale (IF:7.367)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45.246;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撰写英文著作1章,与他人合作发表非一作SCI论文14篇。同时其非常注重与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先后赴美国、新加坡和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在校期间,分别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卓越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2次,实践标兵团队,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等荣誉。